總網頁瀏覽量

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一般眼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一般眼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高齡白內障手術新紀元:飛秒雷射輔助與高階人工水晶體的整合應用

新眼光眼科診所 蕭裕泉醫師 專業解析

白內障手術已從單純恢復視力的基礎治療,演進為一項精密的屈光矯正手術。對於高齡長者而言,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不僅是為了重見光明,更是提升晚年生活品質的關鍵決策。隨著水晶體老化混濁,長者常同時面臨近視、遠視、散光及老花等多重複合性視力問題。因此,一項能兼顧安全性、恢復效率與全方位視力矯正的現代化手術,成為當前眼科醫學的主流與高齡患者的首選。

1: 我們是台北市東區眼科專門診所,唯一通過衛生福利部評鑑「眼科國際醫療合作院所」


為何高齡長者需要更安全、恢復更快的白內障手術?

高齡族群的生理特性與生活需求,決定了其在選擇白內障手術時的特殊考量:

  • 手術安全性: 期望將手術創傷與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 手術效率: 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術中的心理壓力與身體不適。
  • 快速恢復期: 盡快回到自主生活軌道,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
  • 視力品質優化: 期望一次性解決白內障與既有的屈光不正問題,免除術後仍需配戴多副眼鏡的困擾。

為滿足上述需求,結合「飛秒雷射前置手術(FLACS)」與「高階功能型人工水晶體(五合一的治療)」的客製化方案,已成為現代白內障治療的黃金標準。

高階客製化白內障手術:整合前沿科技的精準治療

新眼光眼科診所採用的「高階客製化白內障手術」,是整合了兩大核心技術的先進療程,常被稱為「五合一手術」,意指能同步處理白內障、近視/遠視、散光與老花眼五大問題。

2: 合併使用新一代威力揚白內障影像導引系統-Alcon ARGOS / VERION(阿爾戈斯光學生物測量儀),精確掃描測量眼球數據及定位,完整的檢查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讓高階五合一白內障手術更加完美! 🌟

核心技術一: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FLACS)

此技術取代了傳統手術中由醫師手動執行的部分關鍵步驟,類似外科手術的達文西手臂,透過電腦精準控制的飛秒雷射來執行:

  1. 製作角膜切口: 製造出結構更精密、尺寸僅約 2.2mm 的微小切口,能有效降低術後感染風險並加速癒合。
  2. 前囊袋撕開術 (Capsulorhexis) 製作出大小、形狀、置中性都極度完美的囊袋開口,是確保人工水晶體長期穩定置中的關鍵。
  3. 水晶體核分解: 以雷射能量先將混濁硬化的水晶體核預先分割成小塊,減少後續超音波乳化術所需能量,大幅降低對眼內組織的熱傷害。

3: 2.2mm傷口、15分鐘、使用奈焦飛秒雷射前置手術(FLACS) ,如同外科手術的達文西手臂,能讓手術更安全、恢復更快、無痛免縫線、高階、同時精準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眼」!

核心技術二:高階功能型人工水晶體 (Premium Intraocular Lens, IOL)

根據患者的用眼習慣與需求,植入不同功能的人工水晶體,以達到最佳的術後視力品質。常見選擇包括:

  •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提供遠、中、近距離的連續視力,降低對老花眼鏡的依賴。
  • 散光矯正型人工水晶體 (Toric IOL) 同時矯正白內障與角膜散光問題。
  • 延焦段人工水晶體 (EDOF) 延長視覺焦點的景深,提供更自然、光學干擾更少的連續性視力。
  • 抗藍光/紫外線材質: 保護視網膜,過濾有害光線。

成功的基石:精密術前評估與術中數位導航

高階手術的成效,高度依賴術前詳盡的生物測量數據。本院採用與美國醫學中心同步的先進儀器:

  • Alcon ARGOS® 光學生物測量儀: 能快速、非接觸式地掃描眼球各項參數,包含眼軸長度、角膜弧度、前房深度等,以極高準確度計算出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
  • Alcon VERION™ 術中數位導航系統: 將術前測量的數據即時整合至手術顯微鏡視野中,提供醫師即時的影像導引,確保角膜切口位置、散光軸度、人工水晶體置中等皆能分毫不差,實現真正的客製化精準醫療。

不同白內障手術方式之客觀比較

手術方式

核心技術

矯正範圍

優勢與特點

適用考量

傳統超音波乳化術

醫師手動製作切口+超音波能量乳化晶核

主要針對白內障

技術成熟、健保給付。術後仍需配戴老花或散光眼鏡。

預算有限、無散光或不在意術後戴眼鏡的患者。

微創超音波乳化術 +高階人工水晶體

醫師手動製作微小切口+植入功能型水晶體

白內障、近視/遠視、老花 散光

可解決多重屈光問題,但手術精準度依賴醫師手動技巧。

希望同時矯正老花或散光的患者。

飛秒雷射輔助手術 (FLACS) +高階人工水晶體

飛秒雷射執行關鍵步驟+植入功能型水晶體

白內障、近視/遠視、老花 散光

高度精準與安全性:傷口小、恢復快,術後視覺品質穩定可預期。為目前最推薦高齡者的頂尖方案。

追求最佳術後視力品質、希望將手術風險降至最低、且期望一次性解決所有視力問題的長者。

 


院長蕭裕泉醫師:專業資歷與全人照護的承諾

本院由蕭裕泉院長親自診療與執刀,擁有超過二十年的豐富手術經驗,同時擔任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理事,致力於引進與推廣眼科前沿技術。

我們深信,醫療不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關懷與陪伴的過程。從術前一對一的衛教諮詢、術後詳盡的照護指導,到定期的回診追蹤,新眼光眼科團隊致力於建立穩固的醫病關係,確保每一位長者都能在安心、信賴的環境中,迎接清晰、優質的新「視」界。

4: 我們是台北市東區最佳眼科診所,擁有20多年眼科手術經驗,累積上千例的「高階五合一白內障手術」及「各種困難案例」!一流眼科醫療團隊,無可取代!🌟非商業化連鎖診所,認真照顧病患、無噱頭廣告、無譁眾取寵,全國唯一僅此一家!!

若您或您的家人正為白內障所困擾,建議尋求專業眼科醫師進行全面評估,共同討論出最適合您的個人化治療方案。

欲了解更多資訊,歡迎參考新眼光眼科診所官方網站: 高階五一白內障手術-SMART全飛秒Pro白內障雷射手術

 🎯 想了解更多關於白內障手術的資訊,請參考新眼光眼科官方網站:🔗 https://www.asianewvision.com.tw/tw/service.php?act=view&catId=1

🎯 想要接受「高階微創切口五合一白內障手術」的病患朋友,不需捨近求遠,立即來電諮詢,☎預約門診 02-23460266
🎯 歡迎加入官方帳號查詢看診進度及線上預約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防狼噴霧---辣椒水』造成眼睛角膜受傷

『防狼噴霧---辣椒水』造成眼睛角膜受傷

儘管台灣治安不算太差,準備一瓶辣椒水或防狼用具在包包裡是現代女生常有的習慣。今天早上門診時間,一位年輕的小女生淚眼汪汪來到診所,進到診間時連眼睛都張不開,原來是早上在家裡陽台測試『辣椒水防狼噴霧』的功效,誰知道一陣風吹來倒吹入眼睛,她痛得眼淚直流、雙眼模糊好像快失明了一樣!

辣椒水的主要成份是辣椒、酒精、水及一些化學添加物,接觸到眼睛會造成角膜破皮損傷、角膜炎,而會有視力不清楚、疼痛及眼睛睜不開的情形,大部分患者經過治療及休息,並不會有嚴重問題及後遺症。

  





箭頭為角膜破皮損傷處,經螢光染色後顯微鏡下的呈現

 辣椒水的刺激氣味其實也可當作驅蟲劑,甚至有時警察也會用來當作驅逐『失控群眾』的工具~既不會造成嚴重傷害,又有很好驅離群眾的效果,如不慎被噴到眼睛,可先以生理食鹽水大量沖洗,再就醫檢查治療!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眼球上怎麼長了一塊白肉---- 翼狀贅片Pterygium(眼翳)


眼球上怎麼長了一塊白肉----

                                                        翼狀贅片Pterygium(眼翳)

眼翳是一種生長覆蓋於角膜及結膜上的組織,又稱 "翼狀贅片"Pterygium,假如長得太大不僅影響外觀也會造成眼球表面的不平整,造成視力模糊、眼睛易乾澀、刺痛、容易紅,一般用眼藥水或眼藥膏來緩和症狀。但當眼翳影響到視力或持續引起不舒服時,可以考慮手術切除,但是切除後眼翳仍有可能再長,必須使用特殊的藥物治療及減少眼翳復發的機會。

IMGA0166.JPG  IMGA0740.JPG

IMGA0756.JPG  IMGA0764.JPG

IMGA0767.JPG  IMGA0653.JPG

新眼光眼科診所   官網

新眼光眼科診所   粉絲團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眼球疝氣-結膜下脂肪膨出的手術治療-案例分享(影片5:28)

眼球疝氣-結膜下脂肪膨出的手術治療-案例分享(影片5:28)

(Subconjunctival prolapse of orbital fat - case report)


別懷疑,眼球也是會發生疝氣的!

 

『眼睛結膜下脂肪膨出』(Subconjunctival prolapse of orbital fat)是由於眼睛結膜與鞏膜的黏合退化鬆弛,而造成眼框內的脂肪往前鼓出,與常見人體腹腔的疝氣(Hernia)成因相似。

結膜下脂肪外露的患者外觀很突兀而且會有異物感,有時還會造成結膜下出血而令病患困擾,所以醫師可以採取外科手術的方式先將膨出的脂肪移除,再將結膜與鞏膜燒灼黏結,最後將結膜外表縫合以避免眼框內的脂肪再度往前鼓出。



 

經由手術處理後患者眼睛不但外觀看起來清爽自然,也不必再受眼睛卡卡之苦囉!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眼睛的感冒—急性角結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EKC)

眼睛的感冒急性角結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 (EKC)

 

最近蕭醫師門診的病患看診人數暴增,而且每個來的病患都是殺紅了眼,眼睛充滿了血絲,有年輕人、老年人甚至連小嬰兒也有!

(圖一)急性角結膜炎發生時,血管充血發紅,眼屎分泌物堆積在眼瞼。


病患所提到的症狀也一樣,都是感到淚眼汪汪的、怕光、視力模糊、眼睛紅、黏稠的分泌物,而且每當看完病人後,蕭醫師還一直交代我們要把剛剛檢查過病人的儀器,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並且提醒我們要趕快去洗手,真是嚇壞了大家,搞得我們人心惶惶的,蕭醫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最近在流行急性結膜炎,那到底甚麼是急性結膜炎呢?又是怎麼得到的呢?就讓蕭醫師來告訴大家吧!

結膜充血發炎稱之為「結膜炎」,若同時侵犯到角膜,就叫「急性角結膜炎」。流行性角結膜炎,是由病毒所引起,潛伏期約3-5天,一年四季皆可感染,但以夏季為多,為高傳染性疾病。主要是接觸傳染,接觸游泳池之污水,或污染之公用毛巾、水龍頭、門把等,或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而症狀通常是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異物感、霧視。有時亦會有結膜下出血,眼睛分泌物多,可能出現耳前淋巴結腫大、壓痛。感染後於5-7天達高峰期,然後漸漸消退,病程約於二至四星期痊癒。若只有一眼被感染,通常另一眼也可能會被傳染。

有一些病患因為體質的關係或延誤治療,發炎反應過於厲害,使得復原之後產生角膜的後遺症---角膜白斑(Subepithelial Scar),這是會影響視力,造成視力模糊。

沒想到眼科也有這麼令人害怕的疾病,蕭醫師看到我們露出害怕的表情,急忙澄清著說,其實只要多休息增加免疫力,配合點眼藥水以提升治療效果,若症狀嚴重時會給予抗生素及類固醇的複方眼藥水,待症狀舒緩後,再改成不含類固醇之眼藥水。因為這個疾病的病程有一定的進展,藥物雖不能縮短病程,但是可以減輕造成眼睛不適的症狀。

(圖二)當患者有較敏感體質時甚至會形成偽膜(pseudomembrane),這將使急性角結膜炎的病程拖更長,必需由眼科醫師來做清除偽膜的處置。


觀察最近的病患回診的結果,發現病患的病程都有延長的感覺,或許是有些病患對健保藥物的反應比較差,或是最近這一波的病毒威力較強的關係,所以一定要遵照醫師的指示按時點藥,並於一週後回診。常有些病患因為急性角結膜炎回診時,詢問蕭醫師說:我到底還要多久才會好?我的眼睛真的好不舒服?可以開那種點完後就會好的藥嗎?…..

醫師都會細心的提醒病患一些注意事項,前提當然是要有充分的休息,而且要注意眼部的清潔,若是眼睛有大量的分泌物,建議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潔洗掉分泌物,再點眼藥水。點藥的前後都要記得洗手,勿揉眼睛,勿與人握手,勿共用毛巾。除了避免自體傳染(如右眼傳染到左眼),也要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特別是游泳池、三溫暖,以避免傳染給更多的人。若是平常有配戴隱形眼鏡的人,在治療的期間應停戴1-2週。若是角膜有傷口的話,容易引發角膜潰瘍,讓病情更加嚴重。

其實這種俗稱的紅眼症,就像『眼睛的感冒』一樣,屬於病毒感染,相當常見。恢復期約一 ~ 二週,抵抗力不佳時甚至持續一個月。醫生開立的眼藥水是為了緩解眼睛的不舒服,真正的復原大部份依賴患者本身的抵抗力,因此多休息才是恢復的關鍵。

  

相關連結

1.新眼光眼科官網/急性角結膜炎

2.按攢加入粉絲團/眼科新知不漏接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泳鏡防霧劑入眼~灼傷眼角膜! ~爆痛!

  泳鏡防霧劑入眼~灼傷眼角膜! ~爆痛!

 

      早上門診一開始,一位年約50歲的貴婦,捂著眼睛、表情痛苦的走進診間,問診才知道這患者每天有晨泳習慣,今天早上在朋友好意下,第一次使用「泳鏡防霧噴劑」,也按照藥劑上指示,噴灑之後過清水才開始使用,但是戴了泳鏡半小時不到就開始雙眼劇烈疼痛、眼白發紅,而且視力模糊,經過我們醫師詳細診察後並給她說明確定是雙眼角膜化學灼傷,面積約1/3角膜,需使用抗生素藥水、藥膏,避免角膜、結膜感染,需經過一週角膜自行修復後,視力就可以慢慢恢復了,雖然眼睛超爆痛,但應不致產生永久性視力傷害。



 
一般防霧劑主要成分是酒精、介面活性劑(alkali ethyl ester),它使泳鏡的鏡面形成親水性(hydrophilic)表面,不集結小水霧滴於鏡面表面,達到在游泳時不會起霧而有防霧的效果,但使用時應注意勿噴灑過量,只需能覆蓋鏡片表面即可,噴完需靜置2-3分鐘或者以清水漂洗過較為安全。如果真的不慎讓這化學藥劑進入眼睛,應即刻以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並盡速找眼科就診。

其實泳鏡防霧也有耳聞過一些偏方說法,例如:用口水抹內鏡面、將蛙鏡泡在有薄荷成份的(沐浴乳+水稀釋)水裡幾天後,效果聽說可以維持一陣子,用含氟牙膏塗抹鏡片、取一小片新鮮馬鞍藤葉,沾一點水在手中揉碎,將汁液塗在鏡面內側即可幾個小時內清透不起霧,或者也可乾脆選購品質好一點的泳鏡,大多它們的泳鏡鏡面都已做過防霧處理,即可避免眼睛被防霧噴劑化學灼傷的這個風險! 

 

參考資料

Anti-fog  Wikipedia 

Anti-fog agents, also known as anti-fogging agents and treatments, are chemicals that prevent the condensation of water in the form of small droplets on a surface which resemble fog. Anti-fog treatments were first developed by NASA during Project Gemini, and are now often used on transparent glass or plastic surfaces used in optical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lenses and mirrors found in glasses, goggles, camera lenses, and binoculars. A-fog treatments work by minimizing surface tension, resulting in a non-scattering film of water instead of single droplets, an effect called wetting. Anti-fog treatments usually work either by application of a surfactant film, or by creating a hydrophilicsurface.

Anti-fog agents were initially developed by NASA during the Project Gemini, for use on helmet visors. During Gemini 9A, in June 1966, Astronaut Eugene A. Cernan tested NASA's first space suit, and discovered during the space walk that his helmet visor fogged, among other issues.[1] Cernan's suit was tested using the Spacecraft 9 life support system after the flight, whe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a small patch of the visor treated with an anti-fog solution remained clear of condensation. Later Gemini flights all included the anti-fog solution, for application prior to the space walk occurring.

Anti-fog agents are usually available as spray solutions, creams and gels, and wet wipes, while more resistant coatings are often applied during complex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ti-fog additives can also be added to plastics where they exude from the inside to the surface.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皮蛇~也會鑽到眼睛!

 
 皮蛇 也會鑽到眼睛!

        近日時節入冬後氣溫驟降許多,也因為氣溫變化大,水痘病毒在免疫力較差的人體內蠢蠢欲動,很容易導致帶狀疱疹出現,也就是俗稱的『皮蛇』。
 


        林阿姨於一個月前開始有一些感冒的症狀,加上年底工作量大增,除了全身疲倦之外,在他的左眼四周皮膚出現一些看起來就是被蚊蟲叮咬的紅疹,本來以為是過敏現象,林阿姨來到我們診所定期做青光眼檢查時,蕭醫師發現這一些紅疹的位置和性狀很不尋常,認為是帶狀疹病毒造成的,因此特別交代林阿姨回家要多休息,避免疲勞,蕭醫師並且幫林阿姨開了一張轉診單,請林阿姨在到附近的皮膚科就診,因為帶狀疹病毒是無法只靠點眼藥水就可以痊癒的,需要搭配皮膚科口服一周的抗病毒的藥物,同時給予皮膚眼睛局部抗生素雙管齊下,以預防細菌再度感染。並且一定要再回診追蹤。
 
        沒想到才隔一天,林阿姨焦急的出現在診所,表示左眼有灼熱的疼痛感,眼白處也佈滿了血絲,紅腫的皮膚,遍布前額、眼眶四周,以及左側鼻子的尖端,原本看似單純的紅疹轉變成水泡,而且非常疼痛。蕭醫師相當肯定這些症狀就是帶狀疹病毒造成,典型的症狀的確是瞬息萬變,必須把握黃金時間,否則產生後遺症將會相當棘手。蕭醫師ㄧ邊安撫林阿姨仍不忘提醒著眼部帶狀疹如果有適當治療,大部分都能痊癒且不留後遺症,但是如果輕忽病毒威力,嚴重有可能造成角膜疤痕、角膜潰瘍、瞳孔沾黏、虹彩炎、青光眼而影響視力。 林阿姨兩週後再回診,直說蕭醫師不僅讓我青光眼問題這些年安安穩穩的,還注意到我臉上這些小疹子有異常,否則我真只以為是被蚊蟲叮咬,擦個成藥就沒放在心上了呢。

帶狀疱疹初期眼白處佈滿了血絲,紅腫的皮膚,遍布前額、眼眶四周,原本看似單純的紅疹轉變成水泡,而且非常疼痛。

        幸虧這及時的轉診,才沒讓疹病毒在林阿姨的臉上留下疤痕,甚至引響眼睛健康。這一次回診時林阿姨的水泡也都已經結痂,一部分脫落了,外觀看起來總算不那麼驚人了! 其實俗稱『皮蛇』的帶狀疹病毒,就是小時候幾乎每個人都得過的水痘,水痘病毒其實一直潛伏在神經節內,當你的身體免疫下降,病毒就會延著神經走向而重出江湖了。而復發的病毒會讓這條神經所支配的皮膚紅腫起水泡。因為是順著神經控制的皮節分佈,所以只在人體的一邊出現,好發部位以胸部、腰部、臉部居多。多數的病人一生只長一次帶狀疹,但也有少數病人發病超過一次以上。 任何身體部位都有可能出現具疼痛感的帶狀小水泡,若是長在眼睛附近的帶狀疹更要特別小心,因為病毒已經侵犯顏面三叉神經的第一支(眼分支神經),尤其需特別注意續發性細菌感染,極可能侵害到眼睛,而導致眼球的併發症,常見角膜炎、虹彩炎、結膜炎、角膜潰瘍疹病毒跑入眼內所造成的疹性角膜潰瘍如果沒有處置得宜或因體質因素,將會造成角膜混濁甚至結疤影響終生視力。亦有可能造成視網膜血管炎,視神經炎及動眼神經麻痺,最嚴重可能導致失明,所以要特別小心注意,儘速尋求眼科醫師的治療。

若疱疹病毒跑入眼內,造成的疱疹性角膜潰瘍如果沒有處置得宜,或因體質因素,將會造成角膜混濁甚至結疤,影響終生視力。

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虹彩炎,可見前房內有光點狀的蛋白質沉積物



當帶狀疱疹病毒侵犯到顏面三叉神經的第二支神經時,水泡分布在眼下到上唇的位置

        帶狀疱疹病發的3~4天,患部往往先發生神經性疼痛,接著在神經痛的一邊佈滿許多紅疹及水泡,而且是疼痛難忍及奇癢無比的水泡。水泡從開始到停止約510天,之後水泡乾掉形成結痂,紅腫亦會消失。整個病程由紅疹、水泡到結痂通常歷時三到四週。若整個過程處理得當,一般不會留下明顯的疤痕。但若處理不當或發得太嚴重,有可能會留疤。皮膚癒合以後,神經痛還有可能持續,有些老人家甚至可以持續痛個幾年。

治療後兩週,水泡也都已經結痂,一部分脫落了。

        在治療上,發疹子的期間會口服或針劑給予抗病毒藥物,早期服用越有效。如果太晚開始治療,效果會差一點,但仍有機會縮短病程、減輕症狀。也會是疼痛情形給予止痛藥,可以舒緩神經發炎所帶來的疼痛。對於發炎的特別嚴重,或侵犯到眼睛的病患,則必須以類固醇和抗病毒的藥物搭配使用。治療期間千萬不要觸摸紅疹或戳破水泡,更不要擅自塗抹成藥,以免引起皮膚感染,延遲復原及造成永久性疤痕。 治療期間更應該充足的休息及營養,在飲食方面並無特殊禁忌,但避免喝酒、辛辣等刺激品,應穿寬鬆衣服,以避免磨擦水泡或引起疼痛。

        季節更換時要增強自身免疫力,睡眠充足、作息正常,才不會輕易讓帶狀疱疹纏上身、爬上眼睛喔! 

<
為維護患者隱私,本案例發生背景略做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延伸閱讀
1.長針眼也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2.急性角結膜炎
3.虹彩炎(自體免疫性疾病)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長針眼(麥粒腫)也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長針眼
(麥粒腫)也會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不少人都有長針眼的經驗,可能是睡一覺醒來眼瞼邊緣出現紅紅的硬塊,眨眼時刺刺的,感覺不大舒服,甚至按了會痛。有時還會被取笑是不是看了不該看的東西?偷看別人洗澡?或別人上廁所?

 

       「針眼」的正式學名叫做「麥粒腫」(Hordeolum)。麥粒腫是皮脂腺和瞼板腺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的一種病症。人的眼瞼上有許多腺體,有些人因為體質的關係,吃太多油炸的東西(如:炸雞、薯條)、太甜的食物如冰淇淋,或睡眠不足導致皮脂線分泌過盛,讓皮脂腺等腺體的出口堵塞,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導致細菌感染了。引起麥粒腫的細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若不注意清潔(如:手髒常揉眼睛),就容易化膿。

 

        一般而言,初期眼皮有些腫脹,病人會覺得痛,壓迫時會更痛,須先判斷是麥粒腫?或遭蚊蟲叮咬?或過敏發炎所致。過一、兩天可能會更腫,甚至有膿包產生。初期症狀並不容易鑑別,最好的方法還是請眼科醫師診斷治療。

 

        因此在針眼初期可用消炎眼藥水、抗生素眼藥膏,抑制發炎疼痛的現象,局部熱敷可以促進化膿的膿包吸收甚至消失,通常建議一天3~4次,每次5分鐘,以促進眼瞼腺暢通,。若腫脹膿塊較大或較深,無法自行吸收時,應到眼科進行治療,醫師會施行切開引流手術。

 

        在前幾天有位年輕的小姐來診所就診,因為整個上眼皮非常的腫脹,而且一直有脹痛感,非常的不舒服,她說剛開始還以為只是蚊子叮,所以沒怎麼去注意它,以為擦個藥膏就會好了,結果過了幾天發現局部紅腫的情形不減,眼皮浮腫反而像吹氣球一樣,越來越大顆,甚至腫脹到眼睛都張不開,更別說要戴隱形眼鏡或眼鏡了!

 

       這位年輕的小姐一大早就在診所外排隊候診,夾雜在白內障手術的爺爺奶奶隊伍中,只想著趕快請醫師處理她幾乎變形的眼睛!經過蕭醫師的檢查,發現並不是只有麥粒腫(俗稱針眼)這麼單純而已喔!而是「膈膜前蜂窩性組織炎」(preseptal cellulitis),剛開始的症狀其實就像長麥粒腫(針眼),蕭醫師說還好小姐有來給他看,有及時給予消炎眼藥水、藥膏及口服抗生素治療,不然病情加重的話,可演變成整個眼眶及臉的蜂窩性組織炎,甚至也會出現發燒、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要住院治療,也有可能會失明喔!


~ 膈膜前蜂窩性組織炎 ~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年輕人的乾眼症----慢性眼瞼炎

    
年輕人的乾眼症----慢性眼瞼炎

   早上門診來了一位17歲的年輕小女生,一進診間就跟蕭醫師抱怨眼睛很乾、很疲勞、有異物感、眼皮也泡泡的、下眼瞼明顯發紅、脫屑,蕭醫師詳細檢查後說:『眼睛確定沒有新的問題,不過妳這次角膜都破皮了!妳最近又熬夜了嗎?』小女生不好意思地回答:『晩上要讀書準備考丙級証照,早上還要早起,趕著和同學討論報告,一整天都很忙耶..』原來蕭醫師已經為她處理慢性眼瞼炎從國小開始迄今五、六年了,由於體質(酒糟性皮膚)加上功課壓力及睡眠不足,眼瞼慢性發炎時,分泌物毒素的堆積與角膜摩擦造成角膜潰瘍情況,從此幾乎每兩、三個月就要來眼科拿藥以控制發炎症狀。

     長期慢性眼瞼炎造成角膜產生血管翳及角膜潰瘍,
     嚴重的病人會視力受損
     本圖清晰可見上眼瞼麥氏腺阻塞(白色亮點)

睫毛根部佈滿皮脂腺分泌物造成的硬痂,
甚至導致睫毛扭曲加重患者眼睛異物感

眼瞼嚴重發炎紅腫,醫師將硬痂去除時,可見眼瞼邊緣有微小的潰瘍


  
慢性眼瞼炎的患者常會覺得眼睛很乾,這是由於我們的淚水是由三種成份組成,其中的油脂成份是由眼瞼內的麥氏腺所分泌,麥氏腺開口位在眼瞼邊緣,近眼睫毛根處,它所分泌的脂肪會混入淚液中,以減緩眼淚揮發,使眼睛保持溼潤。門診中常見兩種麥氏腺功能失常的患者:第一,是沒有足夠的正常油脂混入淚液中,而使眼淚容易揮發造成乾眼症。第二,則是囤積在眼皮內層的油脂過多但品質不佳,造成涙水也品質不良,也會有乾眼症的現象。

    麥氏腺功能失常嚴重的時候,會造成麥氏腺的出口被油脂和皮屑堵塞住,油脂日積月累下產生的細菌會造成局部發炎。單純眼瞼炎的患者是一早睜開眼就不舒服,而乾眼患者通常會覺得中午以後,乾澀和異物感等不舒服愈來愈嚴重,但是最常見的是慢性眼瞼炎且有乾眼症,這時就會覺得整天都眼睛乾澀、異物感、易疲勞。根據研究,最多引起眼瞼發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較常發生在年輕族群,常見在眼瞼邊緣有分泌物結成硬痂,這些症狀在早晨醒來時最為嚴重,當醫師將硬痂去除時,可見眼瞼邊緣有微小的潰瘍甚至小出血。

    長期眼瞼炎也會造成許多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損傷,甚至角膜糜爛,輕則影響視力,延誤治療也有失明的可能。由於大多患者是先天體質因素(多為脂漏型皮膚炎、酒糟性皮膚體質、眼瞼瞼板腺功能異常所引起),通常無法根治,醫師建議充分睡眠休息,搭配正確的眼瞼清潔及長期有耐心的熱敷是把病情控制好的關鍵。

    建議慢性眼瞼炎患者的自我護理方式:
1.眼瞼炎的病患建議定期溼熱敷眼瞼(約洗澡水溫度)
2.輕柔擠壓眼瞼。
3.以稀釋過的清潔劑(不剌激眼睛的,如嬰兒洗髮精稀釋)、專業眼部清潔產品,來清潔眼瞼邊緣。
4.依照醫師處方使用抗發炎藥水、藥膏、人工淚液、口服抗生素。
5.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EPADHA)的保健食物,可以減少眼瞼發炎並且改善麥氏腺分泌的脂肪品質。


眼瞼清潔專利配方產品溫和去除眼瞼表面油脂


醫療級眼部清潔產品(水溶液劑型)


醫療級眼部清潔產品(單片無菌包裝)


溼熱敷眼部後直接以含清潔液的棉片擦拭眼瞼

 

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EPADHA)的保健食物,
可以減少眼瞼發炎並且改善麥氏腺分泌的脂肪品質,
改善乾眼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