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正像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正像差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接受白內障手術,輕鬆擁有五合一的矯正

接受白內障手術,輕鬆擁有五合一的矯正~點選連結影片
矯正一:非球面鏡片細膩矯正高階球面像差
矯正二:矯正散光
矯正三:矯正老花的多焦點設計
矯正四:處理近視/遠視問題
矯正五:白內障治療
(點選看影片)
李伯伯今年70歲了,年輕的時候有遠視300度、散光300度、加上現在老花的問題,在長年的高度遠視及散光影響下,必須長年依賴著厚重的眼鏡,李伯伯總說脫下眼鏡就伸手不見五指了。但近兩年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連戴著眼鏡都看不清楚,在診間裡,李伯伯一直對著蕭醫師嚷嚷著說:「已經換了好幾副眼鏡了,眼鏡的度數怎麼配都不對,還是看不清楚
李伯伯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來診所求助蕭醫師,我們檢查時發現李伯伯的遠視度數增加了許多,於是我們幫李伯伯加上電腦驗光測量的度數後,李伯伯還是看不清楚,而插片矯正後的視力並沒有任何的進步,蕭醫師仔細的檢查後,告訴李伯伯這是因為水晶體混濁,就是白內障的程度已經嚴重影響到李伯伯的視力了,導致李伯伯的視力大不如從前,醫師說即使現在幫李伯伯配上再頂級的眼鏡,也是無法解決視力模糊的問題,因此建議李伯伯,當務之急應該是先做手術,吸除已經混濁的水晶體。
因為李伯伯散光度數高達300度,如果植入傳統人工水晶體,在手術後只能稍微改善朦朧感及視覺亮度好一些而已!加上蕭醫師發現到李伯伯配了許多副的眼鏡,專門開車時戴的一副,還有看報紙的及看電腦的……,於是建議李伯伯在挑選植入人工水晶體時,可以考慮最新的『繞射式多焦點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也就是『五合一人工水晶體』,李伯伯又再次陷入問號堆了,可不可以手術就好,不要植入水晶體?又或者五合一是有什麼特殊效果呢?
經過我們一番努力說明後,李伯伯終於明白了,原來五合一人工水晶體是指可以同時有黃色非球面鏡片、矯正散光、矯正老花的多焦點設計,同時處理近視、遠視及白內障問題;而且水晶體具過濾有害藍光及抗UV紫外線的功能,能降低對視網膜的傷害;採用繞射結構設計,降低光干擾,並減少對遠、中、近距離視力對眼鏡之依賴;使用非球面鏡片可減少影像變形及眩光,提高夜間視力品質及夜間活動安全性。而手術一樣是微創小切口2.2mm-2.4mm、無痛、不打麻醉針、無縫線、傷口自然癒合的方式進行,因此推薦李伯伯可以考慮,即便因為年紀大眼睛功能退化,做了手術很難像年輕人一樣擁有1.0以上的視力,但仍有機會看遠、看近都清楚。
做完白內障手術後李伯伯回診,因為裝了最新的『五合一人工水晶體』的雙眼,不需要戴眼鏡,裸視已達0.9,李伯伯開心的跟大家說:『幾十年都沒這種輕鬆又清楚的感覺了,我終於可以不用再戴眼鏡了』還不停謝謝蕭醫師幫他換上這種五合一的人工水晶體,好像換了一個新的人一樣,因為他現在開車不需要厚重的遠視及散光眼鏡,看近填表格也不必戴上厚重的老花眼鏡,真的是看近、看遠都沒問題,既不用配眼鏡也不需要一直換眼鏡,而且選擇了五合一功能的人工水晶體,也幫他省下了不少配眼鏡的錢呢!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進階的微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最細膩的像差矯正

進階的微小切口白內障手術-最細膩的像差矯正

        才剛過完55歲生日的章老師,一年前就開始點預防白內障的藥水,來延緩需要動白內障手術的時間。雖然早在15年前章先生就利用準分子雷射治療他遠視的問題,說起在眼睛上做手術他算是有經驗的,可是這次白內障手術及選擇人工水晶體的問題,還是讓章老師難以抉擇。一如往常的習慣,先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章老師知道自己狀況與一般人不大相同,首先他在接受準分子雷射前是遠視500度的患者,角膜在雷射手術後形狀較特殊,也因為長期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螢幕所散發的紫外線、輻射等熱能,導致水晶體中的「水晶體蛋白」大量接觸這些熱能後,分子結構會遭破壞,進而產生變質,所以容易比一般發生白內障患者提早10-15年。






        來到我們診所檢查後,確定是白內障問題造成視力不良,也因為健保給付白內障手術的費用需年滿55歲,因此,一年多前,蕭醫師先開立藥水希望延緩白內障混濁退化,增加手術等待期。到今年,視力僅存0.3-0.4之間,因此章老師特別來找蕭醫師討論,帶著一疊厚厚的資料,詢問著一個個人工水晶體相關名詞:非球面、抗藍光、繞射式、折射式、像差矯正….等等,希望為自己選到最適當的人工水晶體。

         接受白內障手術患者面臨最關鍵的選項,就是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一般都是依序以下做考量:1.是否矯正近用視力(老花眼)及矯正散光。如此手術後有最佳、最方便的視覺品質。2.如果不考慮老花及散光的同時矯正,如何修正像差的部份?以提高視覺品質。

         一般年輕人眼球球面像差總和趨近於零,因此視力品質非常好。但是使用多年的水晶體球面像差漸漸變為正像差,平均數值約+0.27左右,因此即使白內障不明顯,甚至視力還有0.8以上,視覺品質也會像低畫素影像一樣變得不甚清晰。總而言之,眼睛結構若趨近於零像差,即可以擁有較好的視力品質。

         一般非球面的人工晶體設計成矯正正球面像差,只提供矯正有正球面像差的眼睛,因為大部分眼睛都是正球面像差的,近年來,有零像差矯正的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以提供負球面像差的眼睛使用,使得這類白內障病人術後視力品質大幅提升。而非球面水晶體最大好處是提升夜間視力的品質,特別對於夜晚開車、工作的安全性明顯提高。


正像差( positive sphercal oberration)
邊緣偏差的像位在主像的前面稱為正像差,大部分的眼球狀況均是如此。



負像差(negative sphercal oberration)
邊緣偏差的像位在主像的後面,稱為負像差,有些做過遠視雷射或鑽石手術的病人會有這種情況。

         但是像章老師這樣負球面像差的患者,例如:接受過遠視雷射、早期鑽石刀RK手術或單純角膜較平的遠視患者,可以考量某些廠商的特殊設計,以零像差設計的人工水晶體來令景深增加,而不使用負球面像差矯正的人工水晶體,因為這會讓原本就負球面像差的程度更多。如此需全方位且光學、物理學考量的水晶體選擇,讓章老師聽得一頭霧水,因此,還是決定將選擇權交還給專業的眼科醫師。

        手術後,不僅白內障解決了,度數也一切如預期的準確,章老師對手術後的視力品質也很滿意。

< 為維護患者隱私,本案例發生背景略做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