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光眼科診所-蕭裕泉醫師提供
孩子眼睛總是看起來對不到焦、沒在看?大人常常會想:「是不是還小,長大就會好?」但事實是——斜視不會自己好,而且遺傳性的!這篇文章將從專業醫師的角度,帶你了解什麼是斜視、會不會遺傳、能不能自行改善,以及如何治療最有效。◎什麼是斜視?常見症狀與分類
斜視就是雙眼無法協調對焦,一眼正視時,另一眼會偏離視線方向。常見的斜視分為以下幾種:
- 內斜視:眼睛往鼻子方向偏移
- 外斜視:眼睛往太陽穴方向偏移
- 上斜視/下斜視:眼睛上下偏移 ,一高一低
- 間歇性斜視:有時候正常、有時候偏斜
- 隱斜視:平常看不出來,但眼睛容易疲累或複視
新眼光眼科診所臨床上常發現,很多家長會誤認為「眼距寬、單眼皮深、有內眥贅皮、是斜視」,其實經過檢查才發現是”假性斜視”,但若是真的斜視不及時處理,則會引發弱視、視差、易頭痛疲勞、立體感缺失……等問題。
◎斜視可以自己好嗎?什麼狀況會惡化?
斜視幾乎無法自行變好,尤其是以下情況要考慮到需要手術處理:
1.幼兒期出現明顯偏眼
2.間歇性斜視程度越來越多
3.伴隨視力差、眼睛疲勞
4.看近看遠容易失焦、複視
5.已影響日常生活或學習專注力
為什麼不能等?因為孩子在發育黃金期(0-3歲)如果沒有讓雙眼視線一致,形成融像及立體感大腦會自動「關閉」斜視那眼的影像來避免複視,這就是造成「弱視」的原因!時間一久,大腦根本學不會兩眼協調,大腦無法形成立體感,一旦錯過治療黃金期後,即使以後再手術,也難以逆轉。
◎斜視會遺傳嗎?家族史不能忽略!
有研究指出,斜視確實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大約10%。
- 父母或手足若有斜視,下一代出現斜視機率也會升高。
- 也可能伴隨其他視力問題如遠視、弱視一同出現。
- 即使出生時沒有明顯症狀,也可能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間歇性外斜視。
所以我們在新眼光眼科遇到不少家長本身就是斜視,但沒處理,現在帶小孩來看斜視的問題,若能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不只能讓孩子視力穩定,也能預防衍生出更多學習障礙與自信心問題。
如何判斷有沒有斜視?3個在家簡單檢查方式
- 拍照法:用閃光燈照相,看小孩瞳孔中「紅光」是否左右對稱
- 單眼注視測試:請小孩單眼看著燈或物體,觀察另一眼是否會移動
- 家族回顧:家族中有斜視、弱視史,更需早期篩檢
圖1 眼科醫師可以使用稜鏡來測量斜視的角度,紀錄如:內斜視40度、外斜視2 5 度……等等。
斜視怎麼治療?依年齡與嚴重程度分4大方式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特色與說明 |
眼鏡矯正 | 屈光性斜視、合併遠視 | 利用鏡片矯正度數,可減少眼位偏移的程度(圖2)(圖3) |
遮眼訓練 | 有弱視合併斜視 | 增加斜視眼使用率,強化視神經發育,可以加上每日弱視訓練 |
視覺復健訓練 | 輕度間歇性斜視 | 練習雙眼對焦、眼球協調 |
斜視矯正手術 | 嚴重內外斜視 | 調整眼外肌張力,一邊加強、另一邊放鬆,以達到正確眼位(圖4) |
圖2 配戴眼鏡前,右眼內斜視角度明顯,測量約內斜視55度。
圖3 配戴眼鏡後,右眼內斜視角度明顯改善,測量約內斜視20度。
圖4 微創顯微斜視矯正手術調整眼外肌張力,一邊加強、另一邊放鬆,以達到正確眼位。
成年人有斜視怎麼辦?別擔心也能改善!
很多人以為斜視只有小朋友會有,其實成年人也會因為以下狀況出現斜視:
- 長時間使用3C造成眼球疲勞
- 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神經性受傷所造成的斜視
- 腦部外傷、眼部手術後斜視
- 先天斜視未治療,成年後惡化
圖5 成人斜視仍可考慮手術矯正或視覺功能訓練,不只能改善外觀,更能提升立體視覺與自信心。新眼光眼科也有專門針對成人斜視的門診手術諮詢。
給家長的提醒:別等長大再看,斜視控制越早越簡單!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斜視改善的關鍵。越早介入,成功機率越高、療程越短、成本也越低。
- 0~3歲是眼睛發育關鍵期
- 3~8歲為斜弱視黃金矯正年齡
- 每半年安排一次眼科檢查最安心!
圖6 我們有20多年的眼科手術經驗(斜視、近視雷射、白內障…..等等),熟悉各種微創眼科手術的術式,因此是最棒、最安全的眼科專業診所!
想了解更多?斜視不是小事,搜尋就對了!
還在觀望孩子是不是「假性斜視」?還在等他長大再說?
那您可能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 想了解更多,請上網搜尋【斜視】
或直接前往新眼光眼科官網預約諮詢:
🔗兒童視力保健及斜視/弱視矯正、成人斜視矯正手術 - 也是一種美容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