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蕭裕泉醫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蕭裕泉醫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角膜塑型術Ortho-K—打敗可怕的高度近視

 

<角膜塑型術Ortho-K—打敗可怕的高度近視>
對抗學童近視一直加深,打敗高度近視,「夜戴型角膜塑型術Ortho-K」—-是近視學童的最佳選擇!也是家長對小朋友預防高度近視的最佳投資!

🆗避免以後造成高度近視>500度
🆗不須點散瞳藥水、不怕光
🆗免除戴眼鏡的困擾
🆗每天配戴7~8小時

本院選用美國FDA及衛福部首家核准通過的品牌👍,近視控制效果卓越、安全溫和、免開刀、免除白天戴眼鏡的麻煩,又能有效控制度數增加!!
🤩有需要矯正近視(50-900度)、散光(50-300度)的9-20歲粉絲朋友及親友們,別捨近求遠,我們是台北市最佳眼科診所,由資深主治醫師潘怡文醫師、蕭裕泉醫師親自驗配,專業護理師及驗光師團隊教導使用!🏆🏆矯正成功率接近100%,20多年來累積各種複雜案例,經驗超級豐富無可取代!

☎️立即來電諮詢並預約檢查試戴 02-23460266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素食者眼睛容易退化?               202005

72歲章女士是我們診所白內障的患者,在白內障術前檢查時蕭醫師就察覺到她的視神經在眼底鏡下顯得較白、感覺不健康,而OCT(光學同調電腦斷層檢查)報告也顯示視網膜中心厚度不足200μm視網膜十層組織也較一般人扁平,但整體上並無血管阻塞、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等問題,只是她平時覺得眼睛易疲勞、乾澀、刺痛、流眼油。

之後章女士在我們診所接受白內障手術,在手術後雙眼視力一直停滯在0.7左右再也不進步了!?經過蕭醫師檢查,手術傷口復原得相當好,理論上應該會有更好的視力表現才對,詳細問診下發現章女士從20歲開始成為純素食者(vegan),有時生活忙碌,隨便吃個東西就抵過一餐,加上她牛奶及蛋完全不吃,所以長期營養不均衡的結果也顯示在她退化的視網膜、視神經報告中。

           經過蕭醫師建議,章女士勉強改善飲食及買了蕭醫師建議的『舒攝明』(Super Thiamine)含維生素B12B1B2B3B6B9…,經過一個月的調理,章女士今天回診了,除了自覺視力較穩定外,最令她驚喜的是之前困擾她的肌肉無力、易疲倦、暈眩症狀,這段時間竟然改善了,體力也正一點一滴進步中,現在章女士有時周末爬個郊外小山,或是外出聚會都不用擔心會突然暈眩,或體力很差一直需要休息的情況發生。蕭醫師也建議她需要的話可以持續使用,補充素食者專用的其他營養品例如:維生素B、鐵質、鋅、鈣、鎂..等,因為這些維生素、礦物質都是身體神經、紅血球、骨骼、肌肉等的構成重要物質。或許全蔬食可減少體內膽固醇(cholesterol)的濃度、降低心血管阻塞的機率、減少腸胃的負擔,但是它所造成的營養素缺乏,卻可能導致疲倦,尤其缺乏維生素B12iron時,會降低紅血球的攜氧能力而使人軟弱無力。

許多長年純素者味覺及食慾也會改變,導致對肉類的厭倦及噁心感,胃口也會不佳,變得少有饑餓感,食量也明顯變小(orthorexia)這可能是由於體內鋅(Zinc)濃度不足,導致味覺及嗅覺改變。另外,素食者也常會有鈣(Ca)缺乏的問題,這對停經後易骨質疏鬆的婦女來說,更是需要加倍注意的。


           長年素食的人因為攝取到充足的蔬菜,而含有葉黃素或玉米黃素的食物雖然可以幫助預防某些眼部疾病,例如黃斑部退化疾病。但是,由於那些遵循素食飲食的人完全沒有肉,蛋、內臟和奶製品等蛋白質的攝入,因此必須額外補充括大豆製品,堅果,穀物等,讓身體功能能夠正常運作。

有醫學報告指出,長期素食會導致影養失衡,也會造成眼睛的視神經退化受損而影響到視力, 有些素食者在食物上因厭惡感或噁心感,無法攝取牛奶、雞蛋、魚類、海鮮等,建議可以長期補充營養品,以減少眼睛視網膜、視神經退化,並且擁有好的體力。



參考資料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服用抗憂鬱劑及抗焦慮劑對眼睛的影響              2018/3/29

        大約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有在服用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而台灣約有十分之一的人長期使用或曾經使用過這一類的藥物。因此,在我們眼科門診中遇到眼睛不舒服、看不清楚、複視的病人,有一部分是要考慮到是否有在使用這類藥物。

    另外,尤其在眼科中常見的慢性病,如青光眼、乾眼症、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等的患者,由於病人長期與這些疾病共同生活,也容易有憂鬱及焦慮的狀況,有時也會求助於精神科醫師,所以也有很大的比例患者會同時服用這些藥物。

    這些藥物最常見造成眼睛的影響是『視力模糊』甚至複視雙影,常見的抗憂鬱劑是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s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即俗稱的血清素 它會造成瞳孔偏大及眼睛睫狀肌的調節變差,而使得看近的時候對焦困難而視力模糊、複視雙影,尤其發現年輕患者卻發生老花眼看近對焦困難的情形時,眼科醫師必須詢問病人有無服用這類精神科的藥物。
DSC07066-2.JPG
DSC07081-2.JPG
    第二常見造成眼科的問題是『眼睛乾澀』,眼睛乾會造成視力模糊、刺痛、燒灼感…甚至慢性不舒服到會溢淚,常覺得眼睛髒髒的。抗憂鬱劑如citalopram,fluoxetine,fluvoxamine,alprazolam,sertraline,抗焦慮劑(抗組織胺類)如hydroxyzine hydrochloride,diphenhydramine都會造成眼睛乾澀的情形。

    至於第三常見的眼科問題是會使『青光眼的病狀加重』,但這只會對隅角閉鎖型的青光眼(angle closure glaucoma)才會有此不良的影響,其他類型的青光眼並不會受到干擾,這是唯一比較嚴重的眼科副作用,必須換藥或停藥,不然會造成青光眼惡化而致失明。另外有些報告也指出這類抗憂鬱劑、抗焦慮劑也會造成『早發性白內障』。
DSC07038-2.JPG
    因此,在眼科門診中,如果遇到年輕或中年病人最近才感覺視力變模糊,檢查時發現有瞳孔偏大的現象,而病人要求重新配眼鏡或隱形眼鏡時,我們眼科醫師要記得詢問這類用藥病史,如果病人最近有改變用藥或是最近才開始使用這一類藥物,那我們在幫病人配鏡時宜多驗幾次,以求一個穩定的度數狀態,再幫病人處方配鏡,並告知這個眼鏡或隱形眼鏡的度數是配合目前服用的精神科藥物,所以如果以後精神科醫師有改變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的劑量或組合時,度數可能會有另外的變化。

    綜合以上,長期服用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的病人,也可以像糖尿病的病人一樣,每年做一次眼科健康檢查,固定每年一次的眼科檢查可以成為照顧這一類病人的一部分。

( 蕭裕泉醫師參考翻譯自 Eye World Vol. 23 No.2 February 2018 )

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白內障患者的新選擇- 進階版單焦點長焦段人工水晶體Eyhance(廠牌Johnson & Johnson)



白內障患者的新選擇-進階版單焦點長焦段人工水晶體Eyhance(廠牌Johnson & Johnson)

添視明增視型人工水晶體Eyhance(廠牌Johnson & Johnson)植入此種人工水晶體後可擁有連續清晰的視力,
使病患除了看遠清楚以外,中距離也可以不用配戴眼鏡。

非常適合夜間有開車看遠需求、又有中距離視力需求的患者。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鞏膜炎的診斷及治療新觀點 2020/03/24



鞏膜炎的診斷及治療新觀點              蕭裕泉醫師 2020/03/24

    「鞏膜炎(Scleritis) 」在眼科門診中並不是不常見,它會發生在特殊體質的人身上,鞏膜炎並沒有基因的遺傳,也就是不會藉著父母傳給下一代,但是這些特殊體質的人有時會因為勞累、失眠、太用眼力、免疫失調、抵抗力下降等,而造成鞏膜炎的發生。鞏膜炎有時會持續數個月都不會好,如果沒有到眼科診治,會變成慢性眼睛紅、眼睛痛,甚至有時會導致視力受損(1)

(1)
  
    我們眼科醫師若遇到長期數週都眼睛紅,看過數個醫師卻都沒好轉的病人,會注意到這是否是鞏膜炎的病患;他們的主要抱怨常是:「眼睛按壓會有疼痛感、眼球轉動會痛,且半夜睡到一半會被自己的眼睛痛醒。」鞏膜炎好發在30-50歲的成人,而且女性好發率是男性的兩倍;在歐美國家盛行率約6/100000,而在亞洲的台灣似乎發生率是比較低一些。

    鞏膜炎的形成原因大多因體質的關係,其中少部分是由感染所引起,更少部分則是藥物副作用所導致。所以,在門診診斷治療時,眼科醫師會詢問病患是否有免疫失調即風濕免疫相關的疾病史,通常50%的病人會合併有這些問題。根據國外醫學上統計相關病史第一名是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第二名是韋格納肉芽腫(Wegener`s granulomatosis,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tis),第三名是炎症性腸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rohn`s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第四名是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其他如類肉瘤病(Sarcoidosis)、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的病患也會有鞏膜炎的發生。

    少部分的鞏膜炎是由感染所引起,例如病人有眼科手術的病史,但沒有風濕免疫的疾病時,便要注意此病人的鞏膜炎是否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其中最常發生在有進行過眼外部的手術,如眼翳切除術、視網膜剝離的環狀鞏膜扣壓術等。當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時,也有可能是單純性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統計上,疱疹病毒感染(2)占所有鞏膜炎的比例約7%,單純性疱疹病毒包含第一型及第二型,其中以第一型居多,而第二型通常是發生在年輕的患者。

(2)

    最少部分則是由藥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特別是停經後有骨質疏鬆的婦女,婦產科醫師或骨科醫師會開立骨質疏鬆的藥給這些婦女使用,而當有服用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治療骨質疏鬆症時,亦可能會引起鞏膜炎的發生。

    鞏膜炎的治療主要是類固醇(steroid)及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為主,可以合併使用以口服、點眼及結膜下注射的方式投藥。在給予病患類固醇時,以每天口服60-120mg為標準,但須注意患者有無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腸胃道潰瘍的病史、還是有嚴重的糖尿病或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因為服用類固醇的副作用會使這些疾病惡化,而衍生出更嚴重的問題。其他在台灣少見的治療藥物尚有TNF-alpha inhibitor (infliximab, adalimumab, and etanercept)Acthar,但這些藥物價格昂貴,目前在世界上其他國家也並不普遍使用。


參考資料:
Evolve Med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ry , February 2020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自體血小板血漿眼藥水-修復再生治療(Platelet-rich plasma,PRP eyedrops)2020/02/17



自體血小板血漿眼藥水
       -修復再生治療(Platelet-rich plasmaPRP eyedrops)2020/02/17

    「 PRP點眼劑是一種修復再生療法,對眼科來說是一種新的治療方式,臨床上治療效果良好。因為PRP藥水內含高濃度血小板及生長因子,具有組識修護吸引幹細胞、調節再生、促進傷口癒合等功能;做法是抽取病人本身的血液約1015c.c.,經過專業離心技術淬取PRP再製做成眼藥水,因PRP藥水來自病人自身血液,安全性高且少有免疫排斥現象,因此被認為是目前最新有最佳療效再生醫學療法。

    常見PRP治療用於:眼睛角膜組織修護、燙傷、膝關節治療、肌腱發炎、韌帶損傷、傷口照護、退化性關節或醫學美容等。

適用於眼科的疾病如下:
1. 角膜糜爛且癒合效果不佳
2. 角膜混濁
3. 嚴重頑固型的乾眼症
4. 白內障手術後或青光眼手術後所造成的角膜水腫
5. 角膜失養症
6. 近視雷射手術後角膜修復不良

案例分享:

    黃先生是名約近五十歲中年男性,因職業的關係常要文字書寫或使用電腦,因近視關係經歷多次的近視雷射,之後又有白內障,而至本院接受白內障手術。手術恢復後一開始皆正常,不久後就表示自己視力表現情況下降,蕭醫師評估後發現病人角膜出現混濁、且眼睛乾澀,視力掉到0.1以下。而經由PRP點眼劑治療五天後,視力表現有了戲劇性的變化,可恢復到0.9左右。因黃先生本身對於視力要求相當高,對於視力能夠恢復到這樣程度覺得很驚奇很滿意。希望別人與他有一樣問題時也可以做這樣的治療。

    目前,此療法仍屬於自費療程,尚無健保給付,單次費用約15000元,如有點藥水仍治療效果不佳的眼科疾病,可藉由眼科專科醫師評估後提供個別性的諮詢及建議。

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全新奈焦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 (選用)(NT:75000元)


全新奈焦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       (選用)(NT:75000元)


 我們診所亦備有全新『奈焦飛秒雷射輔助前置手術(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FLACS),此手術步驟如同外科手術的達文西手臂,如經濟條件許可及醫療保險有給付的病人均可以選擇使用;但是,如懸韌帶斷裂、前房狹窄、過熟型白內障、角膜條件不良(角膜失養症) ...等等特殊狀況的患者,則建議盡量選擇使用,以增加手術的安全度。  







2019年3月8日 星期五

『復發型翼狀贅片』---切除合併羊膜移植覆蓋


『復發型翼狀贅片』---切除合併羊膜移植覆蓋      20190304

眼翳(pterygium)又稱翳狀贅片(如圖1,2,3),這個常見的眼科疾病起因於長期戶外工作受到紫外線的照射、風沙刺激、強光刺激等,在眼球的表面形成一片增生血管纖維組織,會隨著時間慢慢增大、增厚,雖然此疾病沒有要立即手術處理的必要,但是如果面積太大就會需要手術,因為會影響外觀、遮蔽視力、造成高度散光、眼球轉動時受到限制,也會引起視力模糊、眼睛易紅、易酸澀等問題。

1 各種型式的翼狀贅片




2 各種型式的翼狀贅片


3 各種型式的翼狀贅片
 

我們一般處理翳狀贅片是採用手術切除刮除的方式,但是單純使用此手術方式的病人需忍受約一個月的手術後眼睛紅及疼痛,而且手術後又再長翼狀贅片的機率相當高(90%)目前我們有商品化的羊膜可以使用,健保無給付需自費,效果及反應均非常良好。

我們的實際案例:這是一位59歲的男性病人,他在12年前有手術過右眼翼狀贅片,由於上次手術後2周內就復發了,於是沒有信心且害怕就沒有再處理了直到3個月前來到我們診所,希望做一個復發率較低且較不疼痛的處理方式。

於是我們安排再切除一次,不同的是這次加上「排多癌(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MT)覆蓋傷口及排多癌(Mitomycin-c)的治療

在翼狀贅片(pterygium)手術時,使用羊膜移植覆蓋(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MT)的好處:
1.     減低復發率
    減少手術後再長翼狀贅片的機率
2. 減低手術後的疼痛感
    由於羊膜可以扮演類似人工皮的功能,在手術後的當下可以成為眼球表面
    的替代表皮
3. 增進眼球結膜表皮的復原
    羊膜上有幹細胞及增生因子,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及促進眼結膜、角膜的表皮生長
4. 減少手術後的發炎反應
點選看羊膜移植手術影片5:07




病人手術後至今,情況良好,手術後無疼痛感、眼睛不紅、也沒有再復發的現象。所以,翼狀贅片切除的同時,再加做羊膜的移植覆蓋,可以減少復發率、減少發炎、增加傷口復原、並大幅減低手術後眼睛的疼痛。

參考資料:
Recurrent pterygium is a challenging condition that usually resists to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its rate of recurrence after surgery is also high. Moreover, recurrent pterygium surgery is usually accompanied by scarring, more risk of intra and post- complications. This video aims to generate amniotic membrane and mitomycin-c as treatment modality for recurrent pterygium.
Management of primary and recurrent pterygium using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relative merits of the various techniques used in pterygium surgery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MT)because it is safe, effective, and may be employ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techniques, such as limbal transplantation. The efficacy of AMT is comparable to the established method of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CG) and it is especially indicated when there exists a very large conjunctival defect to cover as in primary double-headed pterygium, or in the context of preserving superior bulbar conjunctiva for future glaucoma surgeries. The authors explain how current management principles (eg, use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dequate removal of fibrovascular tissue) are based on known differences in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behavior between primary and recurrent pterygium.

Adjunctive use of AMT and short exposure of MMC can reduce recurrence after pterygium surgery. The procedure is less tedious and less time consuming, resulting in early recovery while saving the conjunctiva for future surgeries.
Key Words: amniotic membrane, fibrin glue, mitomycin C, pterygium, recurrence
Pterygium is a wing-shaped superficial overgrowth on the ocular surfa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fibrovascular conjunctival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the corneal surface. It is presumably due to ultraviolet-induced damage to the limbal stem cells and hence considered as focal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Surgical excision is indicated for either optical or cosmetic reasons. In the former, visual disturbances are caused by irregular astigmatism, blocking of the visual axis, or restricted ocular motility.
The most daunting challenge of pterygium surgery is the high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as high as 88% with simple excision involving an uncovered bare sclera. Surgical techniques in more recent years, in which scleral defects are covered with conjunctival autograft or cryopreserved amniotic membrane (CAM) with or without mitomycin C (MMC), have resulted in much better outcomes, with less than 10% recurrence rates and minimal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ly. However, some debate still continues regarding which graft offers the better outcome.
The purpose of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s to provide compelling long-term evidence that CAM grafts,combined with short exposure to MMC, can reduce recurrenc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pterygium surger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largest sample size reported with a long-term follow-up.
新眼光眼科診所   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