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立體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立體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孩子斜視一定要開刀嗎?揭密斜視手術疼痛感與治療黃金期!

當你發現孩子的眼睛好像有點「走位」,不論是像可愛的「鬥雞眼」(內斜視)還是俗稱的「脫窗」(外斜視),焦慮感總會油然而生。孩子是不是斜視?一定要開刀嗎?手術會不會讓他們痛得哇哇大哭?別擔心!這篇專為父母整理的最新指南,將結合眼科專業,徹底解析兒童斜視的成因、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手術的真實感受,以及術後照護的關鍵,幫助你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斜視不只是「眼神不對焦」:它會偷走孩子的立體感!

斜視的形成,其實是眼球外圍那六條負責轉動眼球的肌肉「力量失衡」所造成。當這些肌肉過強或過弱,眼球就會偏離正確的位置。它可不是單純的外觀問題,而是會嚴重影響孩子視力發育的眼科疾病。斜視若沒有在適當的時期手術治療,以後立體感視覺會受到影響。


1 斜視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對我們的視力、立體感和日常生活造成多方面影響。


  1. 視覺功能受損: 為了避免雙重影像混亂,大腦會選擇性地「忽略」斜視眼傳來的訊號,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弱視。更重要的是,沒有正常協調的雙眼,就無法建立立體視覺(看世界是平面的2D,而不是正常的3D視覺)。這不僅影響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駕駛,甚至會限制他們未來的職業選擇。
  2. 心理壓力: 孩子的外觀不同,很容易成為同儕取笑的對象。許多有斜視的孩子因此不敢直視別人,變得不自信,長期下來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心理陰影。

斜視治療關鍵:不一定非開刀不可!

「孩子斜視一定要開刀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絕對的「是」。治療方式會根據斜視的類型、成因和嚴重程度來決定。

1.  非手術治療:眼鏡可能是救星!

2「調節性內斜視」戴上適合的眼鏡就能神奇地改善斜視!眼鏡能幫助眼睛放鬆調節,眼位自然就能恢復。

有一種特別的類型叫做「調節性內斜視」,它多半與高度遠視有關。在這種情況下,戴上適合的眼鏡就能神奇地改善斜視!眼鏡能幫助眼睛放鬆調節,眼位自然就能恢復。

小提醒: 但對於肌肉本身失衡造成的斜視,眼鏡主要是防止斜視角度惡化,並無法徹底根治眼位問題。


3 視覺訓練通常會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專屬方案,透過使用眼鏡、眼罩、訓練儀器和一些小工具,每天花大約 30 分鐘來進行。最終目標是訓練出良好的「立體感」,讓大腦能將雙眼看到的影像融合,從而感知距離和立體空間。

2. 手術是必要的投資:把握「黃金治療期」!

當斜視角度過大、嚴重影響立體感,或非手術方法無效時,斜視手術就成為必要的選項。手術的目的不只是「讓眼睛看起來正」,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重新建立正常的雙眼協調功能

醫師強調: 兒童斜視存在一個「黃金治療期」,通常在六歲以前,治療效果最佳!越早介入,孩子大腦的適應與調節能力越強,恢復效果越好。等到成年才動手術,多數情況下只能改善外觀,對立體視覺的幫助相當有限。


最讓父母擔心的事:斜視手術會不會很痛?

許多父母一聽到「開刀」兩個字,就會想像孩子在手術台上的痛苦掙扎。事實上,你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

手術過程:完全無痛!

小朋友斜視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現代麻醉技術安全且成熟,孩子在手術過程中會完全沒有痛感。醫生通常會讓孩子先吸入氣體安然睡著,然後才進行後續的靜脈注射,孩子甚至不會察覺到打針的感覺。

術後感受:異物感>劇烈疼痛

孩子術後的感受通常不是劇烈的疼痛,而是一種「刺刺的、不舒服」異物感。臨床經驗顯示,這大多是孩子可以忍受的不適,通常持續兩到三天就會明顯緩解。

真正的挑戰: 孩子在恢復室可能會哭鬧,但這往往是心理上的恐懼,因為雙眼被紗布包住,什麼也看不見,缺乏安全感所致,而不是因為疼痛。


術後正常恢復現象:

  • 眼睛紅腫、結膜下出血: 眼睛看起來像布滿血絲,這是正常現象,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
  • 異物感: 由於縫線存在,孩子可能覺得眼睛裡好像有睫毛倒插,但在傷口癒合過程中會逐漸改善。
  • 暫時複視(重影): 剛手術完大腦需要時間適應新的眼位。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快,多數在幾天內就會恢復正常。

專業提醒:術後照護是成功的最後一哩路!

手術成功後,家長的術後照護至關重要。

  • 冷敷與用藥: 術後初期需冰敷減輕腫脹,並按時點眼藥水或藥膏,預防感染。
  • 避免揉眼與碰水: 嚴禁孩子揉眼睛,洗臉或洗頭時要特別小心,避免眼睛碰水。
  • 限制活動: 一週內應避免跑跳或劇烈運動,給予眼睛足夠的復原時間。
  • 定期追蹤: 務必定期回診,讓醫師評估傷口癒合狀況和視覺功能進展。

斜視手術是幫助孩子恢復清晰視力、建立自信、避免弱視和立體感障礙的重要投資。與其過度焦慮「疼痛感」,不如專注於把握黃金治療期,與專業的眼科醫師充分溝通,為孩子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4 要確診斜視,必須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協助。醫師會透過一系列的專業檢查,如視力檢查、眼位檢查(遮眼試驗、角膜光反射)、屈光檢查…等,來確定斜視的類型與原因,並規劃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 想了解更多關於「兒童斜視/弱視矯正」的資訊,請參考新眼光眼科官方網站:🔗https://www.asianewvision.com.tw/tw/service.php?act=view&catId=7  
🎯 想要接受「斜視手術治療及專業諮詢」,不需捨近求遠,立即來電諮詢,☎預約門診 02-23460266
🎯 歡迎加入官方帳號查詢看診進度及線上預約 

 

  

2025年9月11日 星期四

兒童斜視全攻略:掌握黃金治療期,別讓視力發展錯過關鍵!---斜視手術成功見證

當您發現孩子的眼睛看起來有些「對不上焦」時,心中是否充滿了擔憂與疑問?這就是俗稱的「鬥雞眼」或「脫窗」嗎?這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改善嗎?其實,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斜視,指的是雙眼無法同時對準同一個目標,導致眼睛位置不看同一視線。這不僅僅是外觀上的問題,更會影響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視覺功能發展。



1 斜視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對我們的視力、立體感和日常生活造成多方面影響。

 

什麼是斜視?為什麼會發生?

斜視的成因相當多元,它主要是遺傳所造成。常見的斜視類型與原因包括:

  • 先天性斜視:通常在嬰幼兒時期(約36個月大)就能察覺,多與眼外肌或神經發育異常、遺傳因素有關。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的孩子也較為常見。
  • 後天性斜視:這類斜視發生年齡廣泛,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高度遠視造成的調節性內斜視,或是神經、眼睛本身、甚至全身性疾病所導致。此外,還有間歇性斜視,其特徵是眼睛有時正常,有時偏斜,通常在疲勞或不專心時更為明顯。
  • 假性內斜視:這是一種最容易讓父母誤判的情況。孩子的眼睛其實是正常的,但由於鼻樑較扁或有內眥贅皮,讓眼睛看起來像是向內偏斜。隨著年齡增長、鼻子變高以後,通常會慢慢改善。

斜視治療的關鍵:黃金矯正期

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可以再觀察看看,但斜視並不會自己好轉,而人類視覺的發展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黃金關鍵期

從出生到約三歲,是大腦視覺神經快速發展的階段。如果在此階段雙眼無法正常協同運作,大腦可能會自動「放棄」使用偏斜的那隻眼睛,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弱視。而建立立體感的能力也從三至四個月大就開始發展,這使得越早矯正斜視越好。有的成人之後再矯正斜視,即使眼睛正了,立體感也會沒有很好。

臨床上認為最佳的治療年齡大約在36歲之間。在這個時期,孩子已經能配合檢查和治療,且大腦的可塑性仍然很高。一旦錯過這個時期,特別是到了八歲之後才開始治療,不僅矯正難度會大幅增加,弱視治癒的機率也會變得非常低。因此,醫師通常建議,孩子滿三歲時就應進行一次完整的視力檢查。

斜視診斷與治療方式

要確診斜視,必須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協助。醫師會透過一系列的專業檢查,如視力檢查、眼位檢查(遮眼試驗、角膜光反射)、屈光檢查等,來確定斜視的類型與原因,並規劃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2.3 醫師會透過一系列的專業檢查,如視力檢查、眼位檢查(遮眼試驗、角膜光反射)、屈光檢查等,來確定斜視的類型與原因。

 

斜視的治療方式多元,常見的包括:

  • 非手術治療:例如配戴眼鏡矯正屈光不正(如遠視),或是透過弱視訓練,強迫大腦使用弱視眼,以達到重建視覺功能的目的。

4 視覺訓練通常會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專屬方案,透過使用眼鏡、眼罩、訓練儀器和一些小工具,每天花大約 30 分鐘來進行。最終目標是訓練出良好的「立體感」,讓大腦能將雙眼看到的影像融合,從而感知距離和立體空間。


  • 手術治療:當只靠非手術方法無法有效矯正斜視時,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斜視矯正手術。這項手術是透過調整眼外肌的長度或位置,來改善眼球的偏斜角度,恢復雙眼的正位及協調功能。

斜視手術成功見證:告別「鬥雞眼」,重拾清晰世界

許多人對斜視手術感到猶豫,但透過專業醫師的精湛技術,斜視手術能帶來令人滿意的效果,不僅改善外觀,更能重建雙眼協調功能。以新眼光眼科診所為例,有許多成功案例證明了這項手術的價值。

一位來自台中的陳先生,從小就有內斜視問題,不僅被同學取綽號,也因為雙眼無法對焦而看不清楚,導致自信心大受打擊。長大後他意識到這個問題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接受新眼光眼科診所的斜視手術後,他不僅外觀恢復了正常,雙眼也終於能夠協調運作,重新擁有了清晰的視野與立體感。這讓他感到無比開心,並鼓勵所有有斜視困擾的人,一輩子都不要放棄治療的機會。

另一位家長分享,她的孩子從小就有間歇性斜視,看東西常常會瞇著眼睛,影響學習專注力。在醫師評估後,決定接受手術治療。術後孩子的雙眼恢復正位,不僅外觀改善,上課時的專注力也明顯提升。

這些成功的見證都再次強調,斜視並非只是外觀不好看。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期,並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許多孩子都能透過適當的治療,重拾清晰、正位的雙眼,並建立良好的視覺功能。



5 右眼外斜視,手術前。

 


6 右眼外斜視,手術後第一天。雖然右眼還有一點紅腫,但是外觀明顯改善很多。

 

給父母的提醒

斜視不僅影響外觀,更會對孩子的視覺功能和自信心造成深遠的影響。如果您發現孩子有任何疑似斜視的症狀,請不要心存僥倖,因為斜視的黃金矯正期一旦錯過,治療難度將大幅增加。建議所有家長,帶孩子在滿三歲時就進行第一次全面的視力檢查,由專業醫師把關,為孩子的視覺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來源:新眼光眼科診所網站 - 兒童斜視矯正、弱視治療

🎯 想了解更多關於白內障手術的資訊,請參考新眼光眼科官方網站:🔗 https://www.asianewvision.com.tw/tw/service.php?act=view&catId=1
🎯 想要接受「高階微創切口五合一白內障手術」的病患朋友,不需捨近求遠,立即來電諮詢,☎預約門診 02-23460266
🎯 歡迎加入官方帳號查詢看診進度及線上預約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斜視不只是斜視,常合併弱視,這樣有救嗎?

斜視與弱視: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

1 斜視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對我們的視力、立體感和日常生活造成多方面影響。

斜視指的是兩眼無法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其成因多樣,有時無法明確知道,但可能與屈光不正(如遠視)、家族史、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白內障或腦神經麻痺等因素有關。

若長期忽視斜視問題,較弱的那隻眼睛將會失去與大腦的視覺連結,導致視力發展中斷,久而久之演變成所謂的「弱視」(懶惰眼),甚至可能最終導致視力不良、立體感喪失。

什麼是「視覺訓練」(Vision Therapy)?誰適合?

你曾發現孩子閱讀速度慢、走路常撞到牆角、玩球接不住嗎?這些都可能是斜視或弱視影響雙眼合作的徵兆。「視覺訓練」(Vision Therapy) 主要針對的是雙眼無法對準的斜視、配戴眼鏡後視力仍低於正常水平的弱視,以及調節力問題。

2 視覺訓練通常對眼部結構正常、雙眼協作能力較弱的輕至中度患者效果最顯著。有些患者甚至會在斜視手術前後進行訓練,讓訓練與手術互相配合,提升雙眼視力、立體視覺和協調能力。

斜視合併弱視不處理會怎樣?

放任斜視合併弱視不管,後果不容小覷:

  • 視力永久受損:其中一隻眼睛的視力表現可能永遠較弱,影響閱讀速度和學習表現。
  • 失去立體感:單靠一隻眼睛無法擁有立體感,對於距離和空間深度的感知會大受影響。這會讓球類運動等需要手眼協調的活動變得困難,甚至影響日後的駕駛安全及工作需求。
  • 心理和社交影響:斜視也會影響外觀,對自信心和人際關係造成困擾。有些成年患者就是因為斜視影響了社交和交友才決定進行手術。

視覺訓練怎麼進行?

視覺訓練通常會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專屬方案,透過使用眼鏡、眼罩、訓練儀器和一些小工具,每天花大約 30 分鐘來進行。最終目標是訓練出良好的「立體感」,讓大腦能將雙眼看到的影像融合,從而感知距離和立體空間。

視覺訓練 vs. 斜視手術,怎麼選?

很多人會問,究竟是該做視覺訓練還是手術呢?其實,這兩者各有優點,有時只是前後且都需要!

  • 視覺訓練:主要透過眼部運動來訓練肌肉協調性,改善眼睛會聚力不足等問題。對於輕至中度的斜視患者可能有效,或在手術前後配合使用。
  • 斜視手術:是一種直接調整眼外肌位置和力量的方法,讓眼球恢復正常位置。這是最有效且直接的矯正眼位方式,可以改善外觀,也能增進視覺功能。

3 右眼外斜視,手術前。

4 右眼外斜視,手術後第一天。雖然右眼還有一點紅腫,但是外觀明顯改善很多。

專業醫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給予建議。有時會建議先嘗試視覺訓練,如果需要再考慮手術,或是術後再配合視覺訓練來提升雙眼視力及協調。

結論

斜視合併弱視並不是「沒得救」的!早期診斷與介入對於視覺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您或家人有任何斜視的疑慮,應及早尋求專業眼科醫師的建議,制定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想了解更多,直接前往新眼光眼科官網預約諮詢:

成人斜視矯正手術 - 也是一種美容手術兒童視力保健及斜視/弱視矯正


預防高度近視的最佳選擇-角膜塑型術(Orth-K)

新眼光眼科診所-蕭裕泉醫師提供

嗨!常常聽到大家在問學童的近視矯正,除了戴眼鏡,其實還有好多新選擇耶!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幾年超夯的「角膜塑型術」跟其他矯正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吧!


什麼是角膜塑型術 (Ortho-K)

角膜塑型術是一種特殊的硬式高透氧隱形眼鏡,它特別設計成夜間睡眠時配戴。它的原理是利用淚液壓力與角膜本身的生理彈性,輕柔地改變角膜上皮細胞的分佈,進而調整角膜表面的弧度。這樣一來,光線在白天就能正常聚焦在視網膜上,讓小朋友看得清清楚楚!

這種方法不需要開刀,而且效果是暫時性且可逆的。如果停止配戴,角膜會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最棒的是,角膜塑型術經多項臨床實驗證實,長時間多年使用能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快速增加

  • 適用年齡: 通常建議9歲至18的近視患者,這階段是效果最顯著的黃金年齡,特別是912近視開始快速加深的年紀最為關鍵。台灣衛生福利部核准的配戴年齡限制是9歲以上
  • 費用: 角膜塑型片屬於醫療用鏡片,不在健保範圍內。一付費用約在38,00060,000之間不等。通常建議每2年左右更換一次鏡片。

🔍 角膜塑型術與其他近視矯正方式的異同:

1. 與傳統眼鏡相比:

  • 相同點: 兩者都能提供清晰的視力矯正。
  • 不同點:
    • 白天活動便利性: 角膜塑型術最大的優點就是白天不需要配戴任何眼鏡或隱形眼鏡,就能維持一整天的清晰視力。這對於喜歡運動、表演或戶外活動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 近視控制效果: 傳統眼鏡能矯正視力,但無法有效抑制近視度數的加深。角膜塑型術的核心目的是控制近視加深,能有效降低眼軸快速增長的風險,根據研究可減緩近視加深速度超過80%以上。它有助於避免未來發展成高度近視(超過500度)及雙眼近視視差過大的問題。

2. 角膜塑型術與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如MiSight)相比:

  • 相同點: 兩種都是利用光學原理產生週邊離焦效果,有助於抑制眼軸變長,達到控制近視加深的目的。兩者都屬於非手術矯正方法。
  • 不同點:
    • 配戴時間: 角膜塑型片在夜間睡眠時配戴6-8小時,而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則於白天配戴10小時。
    • 清潔保養: 日拋鏡片每天取下即可丟棄,不需要每日保養清潔。角膜塑型片則需要每日徹底清潔和消毒,以避免感染風險。
    • 異物感與適應期: 日拋是軟式隱形眼鏡,異物感較低。角膜塑型片屬於硬式,初期配戴可能會有異物感或輕微乾澀,需要2-3晚的適應期
    • 視力穩定性: 日拋隱形眼鏡於白天配戴,能提供清晰、穩定的視力。角膜塑型片若夜間配戴不足或睡眠時間不夠,可能影響白天視力清晰度。

3. 角膜塑型術與散瞳劑(藥物治療)相比:

  • 相同點: 兩者都是目前公認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加深的方法。
  • 不同點:
    • 作用原理: 散瞳劑透過放鬆眼睛睫狀肌來控制近視。角膜塑型術則透過重塑角膜弧度來達到矯正和控制效果。
    • 副作用: 高濃度散瞳劑可能導致畏光和看近模糊。角膜塑型術不須點散瞳藥水,因此沒有畏光的困擾。
    • 便利性: 散瞳劑需要長期點用,眼睛看近長期處於失焦狀態。角膜塑型術則可免除點藥的麻煩,白天無需戴眼鏡,更可以維持雙眼看遠、中、近都清晰的視力,這對於形成立體感的大腦功能有幫助作用,使頭腦思緒清晰對焦正常。

💡 重點小提醒!

無論選擇哪種近視矯正方式,都必須由專業眼科醫師詳細評估和指導。特別是角膜塑型鏡片是屬於醫療器材,需要更嚴格的清潔保養、充足的配戴與睡眠時間,並依醫囑定期回診追蹤,才能夠確保配戴安全和最佳效果!

前往新眼光眼科官網了解更多資訊:
🔗 https://www.asianewvision.com.tw/tw/service.php?act=view&catId=5

#角膜塑型術 #近視控制 #兒童近視 #非手術矯正

1 我們是台北市最佳眼科診所,由資深主治醫師蕭裕泉醫師、潘怡文醫師親自驗配,專業護理師及驗光師團隊教導使用!矯正成功率接近100%20多年來累積各種複雜案例,經驗超級豐富無可取代!

 

2 本院選用美國FDA及台灣衛生福利部首家核准通過的品牌 ,近視控制效果卓越、安全、鏡片品質好、免開刀!

 

3 角膜塑型可以避免以後造成高度近視(高於500);避免雙眼近視視差越來越大(視差大於200);不須合併使用散瞳劑、不畏光;免除戴眼鏡的麻煩,每天只需配戴7~8小時。

 

4 有需要矯正近視(50-900)、散光(50-300)9-20歲粉絲朋友及親友們,不必捨近求遠, 立即來電諮詢並預約檢查試戴 02-23460266

 

5 本診所另有「日戴型軟式控制鏡片」,適合少數無法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型片的學童,目前提供5天試戴片,名額有限,立即來電諮詢並預約檢查試戴 02-23460266


🎯 想了解更多關於「角膜塑型術Ortho-K - 近視控制/預防高度近視」的資訊,請參考新眼光眼科官方網站:🔗https://www.asianewvision.com.tw/tw/service.php?act=view&catId=5
🎯 想要接受「角膜塑型術」的小朋友,不需捨近求遠,立即來電諮詢,☎預約門診 02-23460266
🎯 歡迎加入官方帳號查詢看診進度及線上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