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的形成
老花眼的形成是因為水晶體的調節能力變差,睫狀體功能下降所造成的。平常我們眼睛看的到東西、是因為光線通過玻璃體後,把影像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成,而水晶體則是調節遠近焦點的構造,年輕人的水晶體柔軟而彈性,所以有很好的調節能力,可隨時應付遠近的焦點差距.但在四十歲以後.水晶體開始退化變硬,而無法將遠近不同的特體影像清楚的投影在視網膜上.這時候便會出現看近距離的物體會模糊.尤其在閱讀書報時顯得力不從心.但是看遠並不受太大影響.這就是老花眼了,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有老花眼時.仍想挽住青春的尾巴,希望能用藥物、飲食或訓練來改變老花眼的發生。
我們的水晶體,終其一生無細胞的流失,但新加入的細胞使水晶體有如“樹木的年輪”一樣,隨著歲月一直加層上去,因此到了40多歲,因水晶體的年輪增加彈性減少,無法做很好的調節對焦作用導致老花眼的現象,而隨著年紀的增加,老花眼的程度也愈利害。
因為它的“彈性”因變形且死去的細胞層一直覆加上去,而致調節力隨著歲月一直變差。而老花眼又可說是白內障的前兆,因為水晶體愈來愈厚,愈來愈混濁,到了70歲80歲時,幾乎每個人都會有白內障的情況發生。
在臨床上,老花眼的感覺大約38歲至40歲開始,症狀是看近易疲勞、視力模糊、對焦困難、看近距離的書報或電腦易失焦、頭痛、看近時需將眼鏡拿掉反而會比較輕鬆清楚,這些都是老花眼的表現。根據之前所敘述的,每個人都會有老花眼的發生,不管你吃什麼東西保養,從總統到大企業家、王永慶、郭台銘…到我們一般人,或是眼科醫師自己也會有老花眼,誰也逃不出這個“自然老化(Aging)”的宿命,所以老花眼也是“正常”的表現。
配鏡矯正是基本的方式,通常也是在40歲開始就需要老花眼鏡的輔助。有的人有些輕微度數的近視(如-100度至-300度),他會覺得自己看近看書報時,只要把眼鏡拿起來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以為自己沒有老花眼,但其實不然,他再戴起他的近視眼鏡時,看近就不清楚了!因此會有近視和老花眼可以”抵消”的誤解,事實上,他是又有近視又有老花眼的情況。
由於老花眼是水晶體的調節能力隨著年齡而愈來愈差,因此老花眼的度數也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愈來愈深。40歲時約100度,50歲時約200度,60歲時約300度,有時配鏡的時候會因為工作距離的不同而有所調整。 例如:一個50歲沒有近視度數的人,看近的老花眼鏡為+200度。若是一位60歲有近是800度的人,則是看遠-800度,看近時眼鏡要另外配-500度(即800-300=500)的眼鏡。老花眼鏡可以看遠看近各配一副,或者也可以配在同一副眼鏡上,即是多焦點的眼鏡。
老花眼鏡的調整約3-5年要重配一次,因為它不像近視眼鏡一樣,它會隨著年紀而愈來愈深,當然鏡片也需跟著調整。
老花眼鏡的配戴方式不同於一般近視眼鏡經常性的配戴方式,它僅使用於特定距離如閱讀或使用電腦,因此老花眼鏡經常需反覆戴上拿下,偶而還會被遺漏在某個角落變尋不著,造成日常生活及工作上的不便。
為了擺脫老花眼的困擾,眼科醫療科學家們不段研發各種治療方式,其中以多焦點老花眼矯正手術為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矯正老花眼的原理,是應用最新的醫學光學科技,可以將遠與近處的物體同時呈像對焦於視網膜平面上,所以患者術後可以不必依賴眼鏡就可以清楚的同時看遠看近。
1. 麻醉僅需點眼藥局部麻醉,不必打麻醉針。
2. 醫師會在角膜邊緣做一個0.2-.0.3公分的小切口。
3. 利用新型的超音波乳化吸引術,將患者失去調節機能的水晶體吸除乾淨。
4. 將多焦點晶體植入原來的水晶體囊袋內,取代原本喪失機能的水晶體。
5. 手術過程約10方鐘,無疼痛感,請放輕鬆即可。
6. 第一眼手術後1-2星期接受第二眼手術,手術間隔不可過長,以免造成兩
眼不平衡。
7. 合併散光的患者,醫師會依需要來調整散光,使患者視覺品質更佳。在手術穩定後,醫師會視需要進行度數微調(可以合併使用雷射手術)讓患者的視覺更清晰。
詳細內容及圖片說明:http://www.asianewvision.com/hsiao07.htm